(1)理念创新:提出了“国家战略驱动、螺旋递进提升”的使命感培育理念,为新时代研究生使命感教育提供了有效范式。
将石油工业软件“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作为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驱动力,创设“课程思政培育责任感、实践创新铸造成就感、重大课题研发提升使命感”系列环节,系统性地将学校70年来积淀的“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石油精神与解决石油核心软件突破的研究生使命感内化教育融汇贯通,实现责任感、成就感、使命感培育成效螺旋递进提升,为培养新时代勇担国家使命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效范式。
(2)路径创新:创建了“优化交叉融合载体、三阶段四维度协同”育才模式,为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方案。
主动对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和油气行业头部企业,以多学科交叉课程群、石油工业软件专项班、先进科学与工程计算和油气人工智能交叉博士点、油气软件重大交叉课题作为多学科交叉与科教产教深度融合载体,构建了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四维度支撑体系,规划了“学科交叉融合积淀、科教双驱实践锤炼、头部企业项目实战”三阶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打造了助推创新能力提升的三阶段四维度协同保障引擎,为培养解决“石油核心软件突破”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参考方案。
(3)机制创新:构建了“全过程衔接、多举措协同”的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管与提升提供了有力保证。
将课程思政铸魂、专业教学育才、实践创新赋能、科研攻关突破明确作为支撑三阶段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实现过程,为研究生优选配置“油气交叉”多元化百人导师团队,实现了培养全过程指导与监管有效衔接;制订了全链式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提升了研究生质量工程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监控、预警、评价与反馈的实施方案与有效措施,为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与创新能力达成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