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背景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油气行业“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高端人才的重大使命,其核心是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石油工业软件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争取海外权益油的必备条件。然而国外软件垄断我国油气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与国外竞争的行业软件凤毛麟角,研发人才严重匮乏,软件研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制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的瓶颈,存在重大“卡脖子”风险。

2011年以来,依托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以及先进科学与工程计算、油气人工智能两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开展了使命驱动、交叉融合,面向石油核心软件突破的信息类研究生教育的系统性改革与实践,倾力培养具备使命担当精神、软件研发能力、石油业务知识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本成果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培养的4方面关键要素,以行业特色软件领域领军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为突破口,实施“国家能源战略铸魂、石油软件使命担当、特色学科交叉实践”的创新改革,打造正反馈、螺旋式上升的使命感培育特色课堂;构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积淀、科教双驱实践锤炼、头部企业项目实战”三阶段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通过开设油气信息本研班、石油工业软件专项班,实施学科交叉百人导师团、四位一体虚拟实践基地、协同攻关联合体、多层次实践平台等举措,搭建了“四维协同的复合能力培养支撑体系”;实施了全链式石油软件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成立石油软件研究院,启动自主创新战略专项,营造培养履行国家使命担当能力的人才成长环境。

经过十一年的改革实践,研究生教育模式成效凸显,在使命担当培育、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多学科协同支撑体系、全链式质量保障机制等四方面形成系统性创新,全面提升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物探处理解释软件、石油化工安全平台等多方面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改革成果得到教育部、工信部高度评价,获批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进一步承担高端软件人才培养、石油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突破的重大使命。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约占三分之一;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约占四分之三,本成果产生了显著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成果有效解决了如下教学问题:

1)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培养信息类研究生具有使命担当精神,从源头上解决交叉复合型研究生服务国家战略内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2)跨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过程不清晰、支撑条件不健全,无法培养面向行业核心软件突破的信息类研究生高质量创新能力的问题,这是制约我国多个重要特色行业崛起和重大创新突破所需人才极具匮乏的根本原因。

3)如何系统构建交叉复合型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创新能力达成的问题。特色行业与信息复合型研究生教育涉及的行业和信息学科存一般在较大鸿沟,如果不在使命担当驱动下,开展全方位的交叉融合就难以弥补鸿沟、形成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合力。